海口市民间武术研究会(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为什么要让孩子学传统武术防身?
上传时间:2022-06-07 10:30:15  浏览次数:563

  近年来,社会上很多新闻让中国人对于传统武术的防身功能产生了质疑。

  从闫芳、雷雷、马保国到田野,这类武术骗子屡禁不止,其中很大的原因是无良媒体在其后推波助澜,为博眼球,炒作无下限。

  他们助长了这些假大师,让他们像跳梁小丑一样活跃在群众视野里,抹黑传统武术,误导观众。

  撇开这些骗子而言,当今的传统武术能不能防身?这个问题成为很多不了解武术的人的疑惑。

  从专业角度而言,武术当然是有防身功能的,并且传统武术的防身效果要远高于其他武术种类。

  原始的中国功夫精髓是一种生存技能,讲究招招制敌,命中要害,杀伤力极大。在很多文献记载中,中国的武术大家一般不会轻易和人过招,一旦打起来,收不住力道就会非死即伤。

  而孩子学习武术,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身体变得更加强壮,有的孩子小小年纪已经锻炼出来腹肌,课堂上还有相互对练环节,让孩子的反应力和力气都优于没练过的人。

  除此之外,武术在防身体系里还有更重要的作用,就是让一个从来没打过架的普通人意识到,挨了一脚或者被打了一拳根本就没什么大不了的,没有练过武术的赤手空拳的人,他能对你造成的伤害比你想象的要轻很多。

  让孩子在遇到意外时仍然能够保持冷静,这是武术训练的另一个重要作用。

  人类祖先为了更好的应对天敌,进化出了战逃反应。其实应该叫战逃呆反应,这套反应有一个基本的逻辑链:

  遇到威胁后肾上腺素马上启动。心脏会像打了鸡血一样疯狂跳动,血红蛋白和氧气会在你血管李狂奔,瞬间充斥全身肌肉。大脑运算效率则被直接高温超频。此时人的力量敏捷智力将获得暂时提升。

  之后进入判断流程:

  常识判断:如果威胁很低。

  使用“战”流程,人会被特定情绪(大概40%恐惧+60%攻击欲)支配,抢攻打死敌人。

  比如少女偶遇蟑螂,一边大叫一边把蟑螂踩成肉酱。

  常识判断:如果威胁很高。

  使用“逃”流程,人会被特定情绪支持(大概60%恐惧+40%攻击欲),立刻逃离避害。

  比如路上看到一头猪冲向自己,二话不说拔腿就跑。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动手。

  常识判断:如果威胁程度极高。

  使用“呆”流程,人会被特定情绪支配(大概100%恐惧+0%攻击欲),立刻想办法避免被关注。比如在无人环境下转角遇见成年老虎,人会进入呆若木鸡模式。大脑的强制静默命令会杜绝你作死去揍老虎的念头。

  这些策略看似跟情绪有关,其实都是绝对理性的产物。

  很多大型猛兽只对移动的东西感兴趣,人类的这种战逃反应正好可以保护自己。

  有的时候为了装的像一点,身体会掐断一切能量供应,各组织代谢机能会降到最低,表现为:大脑一空白、四肢僵硬犹如挺尸。

  这也是战逃反应的一个缺陷,如果判断错误,那么就会做出错误的反应。

  比如一个人面对几万人演讲,大脑常识判断为“这是极大的威胁!”于是这个演讲者就进入了呆若木鸡模式。俗称“怯场”。

  在犯罪场景中的表现就是很多女性在遭受侵害时无法反抗。

  “2005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性侵犯的经历中,至少有88%的受害者会出现短暂麻痹,僵硬反应。”身体认为,再反抗只会造成更大的伤害。大脑负责理智思考的区域收到恐惧压力后,就会无法运转,甚至心率和血压都有可能降低。反应到身体上就是全身无力,动弹不了,说不出话的感觉。

  因为受害者在对抗方面的常识和经验几乎为零,所以在遭受突如其来的侵害时,大脑命令身体不能动,这种状态下即使有一百个脱身的机会,受害者也无法抓住。

  而经过长期武术练习的人,即便打不过对方,也可以找到机会逃脱。

  学习武术防身的最重要的两点就是:在遭受打击的时候仍然能够保持冷静和让自己的身体本能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

  余华说:“当我们凶狠地对待这个世界时,这个世界突然就变得温文尔雅了。”

  做人不主动招惹别人,也不能任人宰割。善良要带锋芒,宽容要有底线。

  无论在什么时候,保护自己都是最重要的!

转载:互联网(侵权请联系删除)

打印 】 【 关闭
2013-2014 © 海口市民间武术研究会 版权所有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新坡镇仁里村委会上坡咏园村66号 电话:0898-66724256 66788158 60774011 邮箱:43484072@qq.com  琼ICP备13000761号-1

前 台

客服一

客服二

在线客服